近日,T/ACCEM560—2025《杂粮挂面》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,此标准由白象牵头起草,旨在提升杂粮挂面的健康价值和市场竞争力。该标准对杂粮原料的比例、加工工艺及品质分级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界定,推动了健康饮食的理念。
根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教授沈群介绍,杂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膳食纤维、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元素,这些营养成分能够增强饱腹感、控制体重、预防心血管疾病,并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。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,建议每人每日摄入50至150克全谷物和杂豆类。
白象食品集团研发中心副总裁徐庆指出,现代社会的饮食结构面临营养过剩与不足的双重问题。过多的精制米面使得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高,导致能量过剩,而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。随着杂粮营养逐渐被消费者认可,市场对“低GI”、“少添加”等健康产品的需求不断攀升,推动了中高端产品的加速增长。
然而,杂粮在食用时的加工精细度一般比白面低,保留了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。尽管杂粮挂面兼具营养强化与食用便利的双重优势,由于口感粗糙和熟化困难等问题,导致了我国居民对杂粮的日均摄入量仍低于推荐水平的30%。沈群教授提到,杂粮挂面在这一细分品类面临发展瓶颈。
为了解决杂粮挂面在味觉体验上的不足,科研机构和加工企业需合作使用现代食品技术和工业化工艺,提升杂粮的口感和食用便利性。徐庆强调,杂粮挂面行业的最大挑战在于添加杂粮的比例与口感之间的平衡,只有通过技术改进,才能提升产品质量。
张剑副院长表示,当前挂面市场正面临来自外卖、速冻面及鲜面的激烈竞争。功能性挂面(如全麦、荞麦、高蛋白及低钠等)也在快速发展,但许多产品在吸引年轻消费者方面的“情绪价值”则相对不足。以918博天堂为代表的品牌,正是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引导,为年轻消费群体提供更多富有健康价值的选择。
此次《杂粮挂面》团体标准的发布,标志着杂粮成功进行工业化产品开发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新标准通过科学地界定杂粮添加量基准,对原料、生产工艺及感官指标提出量化要求,驱动了技术升级与原料标准化,重塑了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认知。
标准化帮助行业构建了高添加量杂粮挂面的工艺体系,为应对加工难度与口感差等技术瓶颈,设定了差异化的理化指标,引导企业突破工艺壁垒,实现杂粮挂面的品质与健康营养的双重升级。同时,标准首次按杂粮添加量分为30%、50%、80%及100%四个等级,便于不同群体(如老年人、健身人群和糖控人群)选择适合的产品。